English

对书感言

2000-11-1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郁土 我有话说

与书为友时间已不算短,交往的过程中,颇有些感触,拉拉杂杂记在本子上,乘今日空闲,整理如下:

○何谓好作品?好作品就是在阅读时,你能够与之交流并碰撞的作品。其作者必定是真诚的,与你平起平坐的,而非高高在上,指手划脚;或低三下四,看人眼色者。故阅读一部好的作品,就等于与作者面对面地畅开心扉进行交谈,感觉是如沐春风,如饮佳酿。

○畅销书莫读。俗语云“曲高和寡”,与此相对应者,下里巴人必定应和者甚众。畅销书未必全是“下里巴人”,但非“曲高”则是可以肯定的。畅销书之所以畅销,必定是投大众之所好与口味,再加商业机构的炒作,如此而已。而遍寻书中,你却很难找到作者的真实面目与用心,假如你肯费心思与时间往下查一查的话,会发现整本书的中心,不外金钱二字。翻翻版权页,我所读过的书,印数多在3000至5000左右,能够上10000册已算不错的了,至于几十上百万之巨者,则非我所能读的了。

○对炙手可热的书,不妨先凉一段时间,等它不是太烫手了,再凑近了嗅嗅,看看是否还闻得到香味,如能,再买来慢慢品尝不迟。用此方法,我与许多不值一读的书擦肩而过。

○书的寿命,与成书之时间成正比,速成则速朽,慢成则长寿,大约如此。以此观之,今日之书,多属速朽之行列。三月成书者,寿命不会超过半年;半年成书者,寿命不会超过一年;有些书,虽也经过了三两年的写作,但以此区区时间,除以庞大之几百万字数,则每月所写也在10万字左右,故也可列入速朽之行列。

○前几年,中央乐团面向全球招聘演奏员,方法是:无论名气大小,一律编号,然后用布幔把演奏员与评委分隔两边,不看面孔与名气,只听演奏来判断,结果,一些名演员落榜,而好几位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入选。此方法亦可运用到目前的文学界,假如把众多名家、非名家的作品,去掉署名,混放一起,请大家来评判的话,恐怕许多所谓名家的稿,连发表的可能也没有了。并且,真正有思想、具特色的作品少之又少。反观“五四”时期,鲁迅、周作人、萧红、张爱玲、梁实秋、林语堂等人的文字,即使去掉署名,高明的读者还是能够一下子辨别出来的。

○陶渊明言“历览千载书,时时见遗烈”,而我也正有同感。观古人与外国人的书,历历如在目前;而读近在眼前的人的书,反觉相距十万八千里也。由此可见,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,与时间并无太大的关系。

○人生如黑夜行路,书籍便如满天之星斗,优秀的书籍,就是北斗七星,能够引导你走向正确的方向。古往今来的书籍汗牛充栋,引导方向的却寥寥。“五四”时期的读书大家周作人,在上下五千年的书海里披沙拣金,所发现的思想界的星星,也不过王充、李贽、俞正燮三位而已。读书之难,于此可见一斑。

○读书如盗墓。按图索骥,挖开,跳进去,把随身携带的布囊装满金银珠宝,这时,工作才进行了不到三分之一。剩下的三分之二多,是如何背负此沉重的行囊,爬出阴暗的墓穴,能够爬出去,这珠宝才真正属于你;爬不出去的话,你的躯体,就成了这千万年宝藏的又一个新的殉葬品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